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咋来的
2016年4月30日,在全面实施夏令营改革政策的前夕,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财税(2016)47”信,明确了增值税征收模式下增值税在人力资源服务业中的比例和征收方式。
根据第四十七条第三款第一项的规定,“提供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纳税人应当按照经纪代理服务缴纳增值税”,销售金额不包括委托人代表职工支付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委托人、代理人代收缴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开具普通发票。”
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一词在一些地方立法中被解释或表示为“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因此,“人力资源服务外部包”=“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实质上是从第47号文件中得出的。第47号文件将原营业税下的代理服务升级为增值税下的外包服务,并明确规定此类外包服务应通过普通税结算。
- II -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咋变形的
2016年的另一件大事是,从2016年3月1日起,“劳务派遣暂行条例”派遣的职工比例不得超过10%。在此背景下,原调度业务主要向外包业务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外包是2016年5月1日以前的营业税的语境,而2016年5月1日以后的外包是增值税的语境。区别的税收,劳务派遣业务外包完整的纳税,因此,简单地发送到外包增加了交易成本在营业税、增值税的上下文中,外包可以用作输入增值税抵扣,交易成本增加不明显。
对于许多没有信用项目或者已经享受当地税收优惠和费用优惠的企业来说,他们是无法扣除的,因此企业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基础上,也就是外包余额税,就有了外包需求。什么样的外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有兴趣的人士可以百度类似的文章《2016年春季企业改革和增加人力资源外包》就是这样的例行公事。
因此,将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中“代理服务”的内涵解释为“就业转型外包”,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共同投票之间的差异,导致观念的转变。
- III -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咋出事的
从2015年到2018年,全国各地的工业园区层出不穷,而全国各地的工业园区政策则大同小异。在这些政策中,对产业最具刺激性的政策是“财政激励”或“退税”,其中增值税的回报率相对较高。增值税是指外包业务。但是一些人力资源公司,为了享受激励政策,会承担一些代理业务,非外包业务,如:工资支付、社会保障等业务应根据一般票数之间的差异解决,外包模式要呈现。恩,在全额专项投票中要反映税收,然后享受财政奖励或退税。代理和外包的转换是随心所欲地实现的。
代理和外包之所以可以随意转换,是因为法律和业务之间的不一致。
法律上:
代理不涉及劳动关系的所有权,企业劳动关系不涉及人力资源公司;外包涉及劳动关系的所有权,人力资源公司劳动关系不涉及企业。
操作上:
由于代理业务导致了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报酬的分离,许多地方社会保障机构因缺乏劳动关系而拒绝索赔,从而导致代劳保险风险的存在。为了弥补这种风险,行业普遍采用代理公司与员工签订的“虚假合同”,仅用于支付保险,而不是作为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
最后的表现形式:代理=合同+工资+社会保障;外包=合同+工资+社会保障。在经济契约模糊的情况下,两者之间没有区别。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很好地实现了两者之间的模糊性,这个词是代理人的本质,名称上有“外包”一词。因此,人力资源外包可以是代理、外包、一般的投票结算结算、或特殊的投票外包结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发生事故,那将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
- IV -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究竟是啥
这么多话说,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到底是什么,很简单的47文说得特别清楚,属于经纪人行为,属于代理行为。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属于“雅名”,“人事代理人”属于“俗名”。
为解决上述“转变”、“事故”问题,“条例”第三十条明确强调,人力资源公司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不能改变“用人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即在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下,个人劳动关系应建立在企业中,不能建立在人力资源公司,应直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不得以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名义进行企业就业类外包。
因此,当我们做代理业务时,我们使用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我们使用劳务派遣来进行调度业务,我们使用劳务外包或业务外包做外包业务,不同的业务形式和不同的条款。
- V -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未来咋做
然而,对于人力资源行业来说,2018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社会保险费从社会保障部门转移到税务部门。税务部门通过三个系统的数据匹配对社保征收进行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业务形式,在数据匹配的监督下,可以根据业务类型继续存在分析。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四种业务模式:
一、工资产生+全额缴纳社会保障;
(二)代表社会保障全额支付工资;
只支付工资不支付社会保障;
不产生工资+只支付社会保障。
A类业务可以实现人力资源公司与客户企业之间的数据匹配,属于合法业务,可以继续存在。
B企业本身属于违法经营,属于客户企业,不为劳动者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今后需要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大型的人类公司不会这样做,而中小型人力资源公司可以一起做。
C,D类业务将导致在人力资源、公司和客户直接出现没有社会保障工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工资与支付基数匹配的情况下,核心是地方税务机关是否允许人力资源公司或企业做出合理的解释,允许做,不允许,不能做;在工资和支付基数不匹配的情况下,类似于B类企业。
以上四种业务将在许多地方出现“大池”或“小池”模式,前者是人力资源公司的社会保障账户中的社保机构雇员,后者是人力资源公司的社会保障账户中的每个客户企业。根据《条例》第30条的含义,设立独立账户,应当予以提倡。它是“小图书馆”模式,但它并不禁止“大图书馆”模式。
总之,这是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魔力,以及调整问题的根源,不是说2016年的解释是错误的,也不能说它显示2017是非法的,只能说,2018年后将回归自然。
▼
欢迎加入:本土劳动法人力资源公司会员俱乐部,深入业务咨询与讨论,第一次政策解读,与行业交流与分享,专业法律与服务管理及成本视角。
上一篇:你知道人力资源外包发展前景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社保被税务管理了,给各位分享下劳务派遣的小经验